新聞動態
1.觀察產后出血量
產后出血是最重要的問題。
目前,我國孕產婦死亡的首要原因仍是產后出血,產后康復師培訓予以高度重視。醫生說,出血量超過500毫升可診斷為產后出血,產婦出血可導致休克、彌散性血管內凝血,甚至死亡。大約6%的女性由于羊水、大血癥、前置胎盤、長期分娩和產后出血引起的其他因素而死亡。常見的原因有:子宮收縮乏力;軟產道裂傷;胎盤和胎膜殘留。一般來說,胎盤應在分娩后30分鐘分娩。由于人流次數過多、雙胞胎等原因,胎盤可附著在子宮下部,也可導致胎盤停滯;凝血機制紊亂,母體血液系統疾病,無法止血。
產婦最有可能在產后兩小時內發生產后出血,因此仍需在產房觀察。在產房觀察了兩個小時后,母子倆都去了愛嬰區,母親本人也應該繼續觀察。因為此時子宮收縮疲勞也會引起產后出血。
2.爭取時間休息
分娩過程耗盡了產婦的體力,第一天是最重要的休息日,以保證身體的恢復。現在很多是母親和孩子在同一個房間里,寶寶和媽媽在一起,大約每3到4小時哺乳一次,還換尿布,孩子哭,媽媽不會有時間睡覺,所以媽媽應該注意休息。
3.產后盡快排大小便
產婦應多喝水,并盡快通過第一次小便。因為在生產過程中,胎頭滴會壓下膀胱、尿道,有助于膀胱功能的恢復,尿潴留時間過長,過多的膀胱充盈會影響子宮收縮,導致產后出血。
4.初乳不可浪費
一般來說,寶寶出生后,媽媽在第一天就有少量粘稠、略帶黃色的牛奶,這就是初乳。初乳含有大量抗體以保護嬰兒免受細菌感染,因此應盡可能多地喂飼初乳,以減少新生兒疾病的發病率。這都是奶粉無法替代的。
5.哺乳的行為可刺激大腦
大腦發出一個信號來增加牛奶的分泌,牛奶必須盡早喂奶,形成神經反射,并增加牛奶的分泌。媽媽也可以多吃牛奶來增加食物的分泌,比如花生壺豬腳、魚湯。